三星对SanDisk的算盘是如何拨的?
文/小刀马
刀马物语 一刀一世界
三星对SanDisk的算盘是如何拨的?
文/小刀马
差异化发展的AMD,对手真正的威胁?
文/小刀马
冬天的纪念(四):飘香的酒和创新的意识
小刀马
很高兴和阿祥的观点能够接近,阿祥兄的《在幻想中如何过冬》认可了联想电子商务PC的价值。事实上,联想推出电子商务PC意在为中小企业构筑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抗击金融危机带来的凛冽冬天的平台。笔者从开始也一直在谈《不能只盯着3000块?》,关键是看联想在做什么?我们看到联想联合英特尔和阿里巴巴就是要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种商务平台,一个可以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能够节约成本,拥有更多的辗转腾挪空间的平台。
在商务促销的过程中强调价格优势,或者各种诱惑性的促销手段都是商家一直在奉行的一种模式,因此我们没必要过于看重联想的这款免费搭送的软件套餐究竟是不是值3000块,关键还是看这种模式,这种设备是不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便捷,带来一种新的应用和理念。这才是我们关注联想电子商务PC的真正用意。
我们知道,近年来,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捷,无论是C2C还是B2B、B2C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搭乘网络的快车进行自己的商务活动是一种趋势,也是在市场萧条期的一个规避风险,寻求更大商机的转身之举。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小企业早已经纳入到电子商务的大潮之中,但是还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这种意识,并且也没有这种技术底蕴,更多的相应理念也还没有培养起来。如今联想、英特尔、阿里巴巴携手出击,就是想要培养中小企业这种网络化经营的能力和习惯,当然不是全部,只是让大家知道,电子商务也是一种发展方向,而且是很光明的一种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使很多资本市场,包括实体企业陷入到很大的困顿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的变数,从出口驱动到刺激内需,激励内部消费将是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我们的企业自然也要迎合这种转身。
近年来,我们看到电子商务,网购的发展越来越快,有一种声音已经悄然响起,那就是网购很可能是启动内需的排头兵。自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在逐月提高,平均保持了20%以上的月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自4月以来逐步减缓。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
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08年Q2占比已经突破1%,达到1.15%。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网购市场在其零售市场的比例为3.72%,英国是4.5%,韩国高达惊人的8.65%.中国的网购市场正在以每年10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社科院预测这一趋势在未来5年内将继续保持。中国网购市场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看,是受惠于整体经济环境对消费的刺激;但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的CPI,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网购市场的发展,尤其是网购市场在二三线城市的急速扩张。
今年中国网民数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正在从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网购市场将完成从少数人的热爱到全民网购的嬗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中小企业把自己的触角伸到网络上,进行电子商务的耕耘,不正是迎合市场变化的一种趋势吗?更何况,现在全球经济环境的逐步恶化,更需要我们的企业能够未雨绸缪,在拉动内需的情况下,网络的商务运作正好迎合了网购的流行。当然这里不仅仅是C2C,还包括B2C、B2B的快速发展。极早储备过冬的棉被,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也是值得尝试的。
冬天的纪念(三):有了“联想”才有梦想
小刀马
没想到联想的一个商务PC能引起这么大的争鸣。和阿祥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唇枪舌剑自然也在这瑟瑟的寒冬中带来了一缕缕的暖流。我们质疑和争鸣,只是希望在这场华尔街金融风暴中能找到一丝丝过冬的捷径或者良策,当然这个冬天有点冷,很多本来强大的百足之虫已经冻死了,留下的不过是点点唏嘘罢了,大量的蝼蚁还在苦苦挣扎,寻找着自己过冬的最好途径。目前的中小企业何尝不就是那些苦苦寻找躲避凛冽寒风的蝼蚁,毕竟寒冬中生存下去才是根本。
阿祥兄的《不要“联想”得那么美?》还是在质疑联想电子商务PC的市场价值和意义究竟有没有那么大?他认为推出电子商务PC是联想、英特尔、阿里巴巴抱团过冬的一种策略,一个营销的噱头,电子商务PC根本物非所值。阿祥兄认为笔者的分析太理想化了。“理由是:一、这套软件只能说是联想、英特尔、阿里巴巴三方抱团占领市场的一种需要;二、中小企业用户更需要的不是这些免费软件,而是电子商务的市场资源。”
那么笔者就说说这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联想、英特尔和阿里巴巴携手推出电子商务PC是不是抱团过冬的一种举措,毋庸置疑,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现在是寒冬中,虽然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目前我们看到更多是聚集在银行行业,但在银行业的破产之后,实体企业也开始面对着更多的困难,很多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球的股市都遭受了几乎灭顶的打击,包括我们国内资本市场也惨不忍睹。不过我们看到,国内主流企业遭受的困境并不明显,但中小企业相对而言压力要大了许多。也就是说如果联想、英特尔、阿里巴巴需要抱团过冬的话,那么我们的中小企业更需要抱团过冬。对他们而言,电子商务发展何尝不是一种抱团过冬的有益尝试?
对有的网友的质疑,“博主怎么知道这款机器适应市场需求呢?恐怕只有真正用了再说好的中小企业主,才有资格这么说。”还有的说,“现在中小企业可以选购的机器很多,各家都在说自己的机器如何便宜、稳定、好用。这个电子商务电脑,到底有多好,也没看出道道来。”其实大家可以看看《一站服务轻松上手 联想扬天电子商务PC》和《三巨头联手电子商务PC联想扬天上市即让利》可能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当然笔者也欢迎使用过该系列电子商务PC的中小企业说说大家使用的感受,看看这类服务是不是对自己有帮助。
企业过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可能存在的过冬的渠道,当然是不是最好的最适合的还需要时间来观察,但是在没有更合适的方法的时候,电子商务发展无疑是可以尝试的。而我们看到联想这个系列的产品,是一站式服务的最好体现。阿祥兄认为“中小企业用户更需要的不是这些免费软件,而是电子商务的市场资源。”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平台正是聚集这种市场资源的一个根本,如果不去尝试,连自己的平台也没有的话,那么资源又如何获得?何况,阿里旺铺在数据上与阿里巴巴主站共享,企业可以通过旺铺向阿里巴巴大市场远程发布供求信息,这难道不是市场资源?
联想作为一个硬件厂商,在提供机器的同时,赠送免费的软件,让中小企业可以在市场萧条中,找到更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网络之路。这是一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举措,也是对中小企业的切实帮助。当然,在获得这个赠送的软件之后,中小企业在网络上耕耘,还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是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了,自己努力也更捷径了一些,尤其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熟稔程度并不强,需要一种类似于“傻瓜化”的产品让他们体味电子商务的成功和喜悦。而联想推出的电子商务PC无疑迎合了这种需求。
冬天的纪念(二):不能对联想太苛刻
文/小刀马
俗话说,真理不辨不明。近日对联想商务PC的问题,笔者和阿祥兄有一些观点不同。笔者对阿祥的《此地有钱3000块?》撰写《不能只盯着3000块?》进行争鸣。阿祥兄又写了一篇《联想的动机是什么?》对笔者的观点进行驳斥。笔者对此还是不敢苟同,对于联想的动机笔者也想再说说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诚然,商家的职责就是赚钱。对联想来说,自然也是如此,否则没有利润可言那就是纯粹的慈善了。毕竟这不是支援灾区,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不需要无偿的赠与,联想追逐利润的本意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联想此举是不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便捷,带来了一种增长的可能,带来了发展的需求,以及是不是能帮助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寻找到一个可以暂时规避风险的港湾?或者说,联想的产品对中小企业是不是有用?用处又有多大?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看清楚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联想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联想的产品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联想的此款商务PC是浪得虚名,是一种浮夸的虚拟之风,是对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益处的一款产品,是一个炒作的噱头,那么我们需要考量联想的动机是什么?毋庸置疑,联想商务PC的推出,是希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中,能够利用和依托网络,寻找到更多的便捷的方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是前提也是根本,如果脱离了这种前提和根本,那么联想的这款商务PC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联想、英特尔和阿里巴巴的联手行动是慈善活动吗?当然不是。我们也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这种产品带来的价格是不是暴利,是不是欺骗,是不是不值当的?如果不是,那么厂商自然会获得其中的一部分利润,只是这部分利润是它应该得到的,我们不能强求厂商不要利润,都免费赠与,那显然违背了商业的本意。我们可以看到联想的这款商务PC是从帮助中小企业出发,并没有漫天要价,也没有无中生有。
阿祥兄认为赠送软件的价值如果有3000元,该款PC产品的价格又如此便宜,那么联想赚什么?并且质疑“联想批量提供上述产品及其服务,花这么大的代价、这么高的成本,来给中小企业送东西,会不会把负担转嫁给中小企业?”对此笔者以为大可不必担忧。联想捆绑的软件套餐本身已经是成熟产品,是阿里巴巴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如果是新型产品或许有很多问题需要增加培训成本,那么我们可以有这种担忧。对于维护成本,其实我们应该看到,经过市场检验的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就有一定的可靠性,即使真的出现问题,对联想来说,这些问题也不会成为其负担,毕竟这种平台化发展是阿里巴巴的强项,如果阿里巴巴连这个系统也维护不了,保障不了的话,那么淘宝和支付宝多年的发展,包括阿里巴巴自身的商务平台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阿祥兄还担忧联想此举将可能破坏自己和AMD的关系。“由于商用市场最大的增长来自SMB,而SMB的特色产品电子商务PC都预装着Intel的平台,所以,联想这次选择的合作伙伴是英特尔,而不是他的老搭当AMD,这样一来,联想扬天势必会冒着牺牲和AMD关系的风险。”对此,笔者认为也不必担忧,众所周知,近年来联想的发展一直在英特尔和AMD之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市场本身是多元化的,不能以一款产品的合作就认为对另一个得力合作伙伴造成伤害,如果其中的厉害关系权衡不下来的话,联想会打如此无准备之战吗?
阿祥兄认为“市场竞争短兵相接,无论商家怎样促销,都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多方收益,而且必然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只有共赢,才会持久。假如联想的电子商务PC不能做到多方得益,我认为,它只是一个喙头而已。”对此,笔者认为恰恰是做到了多方得益,因此笔者才看好这种捆绑的前景。对联想、英特尔、阿里巴巴来说,三方合作发力,本身就是对自己发展的一种需求,也是对市场的一种占领;而对中小企业来说,获得免费的软件套装,可以让自己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更主要的是,这些软件套装是免费获得的,不需要额外再付出金钱和精力时间。虽然可能一部分成本已经蕴含在机器本身中,但是相对而言,这种捆绑都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便捷和实惠,而这正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提供的一种帮助,无论是抱团过冬也好,寻求市场份额也罢,总之,这款产品还是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求。
冬天的纪念(一):不能只盯着3000块?
小刀马
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让很多企业都感受到了凛冽的寒风袭来,银行的倒闭已经开始波及到更多的实体公司,无论是刚开始创业的公司还是那些已经有一些成绩的公司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压力。其中中小企业更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饱含艰辛,如何安全顺利过冬也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切实问题,毕竟生存才是根本。
近日,我们看到联想联合英特尔、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商务PC,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内置了一套价格近3000元的软件,而这款PC的价格也不过是3299元,可以说联想此举就是在切实地帮助中小企业过冬。不过,我们看到知名的IT评论人阿祥先生的一篇《此地有钱3000块?》对此并不以为然,阿祥先生列举软件套装的市场报价,觉得没有3000元之多,最多也就2000元。阿祥表示,联想和阿里巴巴帮着中小企业过冬,不过就这两家现在的状况,这或许是他们抱团过冬的一步吧。
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不能单纯地盯着数字本身,价格的定准不是以我们市场的类似产品为依据的,还有相应的产品、服务、品牌的定位,这些因素都是考量的一个参照和标准。如果按照相似产品的定价来算,那么微软的Office软件应该免费,因为我们看到金山的WPS Office和永中的Office都是免费的产品,功能上和微软的办公软件也相差不大,甚至有些方面还略胜一筹,只是没有微软那么有名罢了。众所周知,一套完整的商务软件,本身就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最大程度的便捷,同时通过三方的联合发力,给中小企业带来一个相对定位准确的市场准备。
我们看到这款PC的本身定位并不高,价格也比较适中,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软件套装,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展示产品和寻找商机的服务,这些都是隐性的潜在优势。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企业如何过冬变得很重要,抱团过冬无疑是比较可取的一种方式,因为这样大家可以在相对的低成本下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本身的“孱弱”,抱团才能找到更多取暖的对象。
联想的产品已经深入到国内的4至6级乡镇市场,这些市场的客户更需要一种便捷的打包,如果企业自身在网络上分步实现打包软件提供的服务,显然更繁琐,对一些企业来说可能还很难实现,而如今有了一套完整的软件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无疑是可取的,也是以客户为本的一种畅想。
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无论是刺激内需还是拉动消费,都需要企业控制好自己成本,而网络化发展对企业控制成本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在中国已有的4200万中小企业中,能够有效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不足1%,IT基础设施薄弱成为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最主要的瓶颈之一。
这也是我们看到联想联合英特尔、阿里巴巴推出这款商务PC的缘由,毕竟,我们不能要求那么多中小企业都对网络的各个环节熟悉,自己架设网站、开设邮箱、申请域名,寻找交流系统等都能手到擒来。按照阿祥先生的观点这些好像都可以自己架设,也能便宜很多,事实上,如果对网络更熟悉的话,价格好像还可以便宜,毕竟还有更便宜的渠道,甚至免费的提供。
但是我们无法苛求那些中小企业能有这样的技术、耐心、精力进行“自主开发”。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中小企业虽然也进入了网络,但更多可能仅仅局限于电子邮箱的营销层面。如今,这种商务套装,可以方便地带领中小企业感受电子商务的更多内涵。如果能帮助他们对网络对电子商务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么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了。故而,只盯住3000元的软件价格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这款PC的价格也不过才3299元。我们更应该看到三家在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思潮和方法,同时也要看到在冬天来临之后,我们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寻找到更经济实惠的过冬方式。
“一站式充值”带来商务安全
(点击QQ面板左侧“充”字按钮,即可进入腾讯官方充值平台-“拍拍充值中心”)
经济危机波及实体业,IT企业靠什么御寒?
众所周知,危机在金融业率先拉响,随后网络企业和一些实体企业,包括IT企业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包括谷歌、微软、惠普、苹果这样的公司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独善其身更是妄想。美国股市不断地刷新单日跌幅历史,要知道这还是在美国政府动用数千亿资金救市的背景下产生的。可见,尽管有政府不惜巨资救市,但全球性经济衰退的趋势几乎已经难以阻挡。至少,市场对未来经济进一步衰退抱有较高预期,而该预期导致投资者对股市依旧缺乏信心,股市持续低迷成为一种必然。股市的低迷直接的影响就是各家公司的发展陷入到一个相对困顿的阶段,而如何度过这个难关也考验着众多IT企业寻求良策的能力。
我们看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也许倒闭的将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一般实体企业的倒闭潮可能才开始。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萧条,极大地削弱了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比如IT业的消费能力下降,众多的IT企业靠什么维持盈利能力?我们从上网本的流行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价格低廉的上网本能够走俏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人们的消费能力在下降,需要更多的低端产品来补充市场。而低端产品的直接弊病就是利润率较低,即使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也难以维系高速增长的需求。同时,在通胀压力之下,企业成本加大,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快速下滑。企业利润的下滑反过来又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阿里巴巴的马云表示,“经济危机一定会来,而且一定会影响实体经济。”中移动王建宙也表示中移动正面临来自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的挑战,当然对中移动而言还包括电信重组以及不断提高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压力。王建宙表示,金融风暴给中国移动造成了直接影响,导致公司的基本面被忽视,此外不断削弱的移动通信需求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危机的深入,收购兼并的步伐可能将加快,一些初创企业缺乏利用IPO上市来避免危机的逃生法门,小公司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现金抵御经济风暴的影响。这就给那些现金充裕的公司带来机会,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开始“准备好了资金准备过冬。”
在充足的资金背后是如何控制成本,而控制成本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裁员,我们看到一些IT企业已经开始了有步骤地裁员。不久前,联想宣布作为全球裁员计划的一部分,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莫里斯威尔(Morrisville)全球总部裁员约50人。2007年4月,联想曾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400人。事实上除了联想之外,大肆裁员的多如牛毛,相对而言联想的裁员并不是很多。我们还看到,雅虎市值半年已经缩水过半。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蔓延,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将会导致2009年在线显示广告的支出减少,而收入主要依赖于品牌广告的雅虎未来日子将愈发艰难。据悉,雅虎11月中旬将裁员数千人。eBay计划全球裁员10%。
包括谷歌的股价都大幅缩水,不过谷歌第三季度利润增长了26%,还是保持了繁荣增长。谷歌认为自己从经济衰退中受益了,如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每一个垂直市场的搜索查询的流量都在增长。此举意味着,随着消费者预算的紧缩,人们使用互联网进行对比购物,寻找更便宜的在线商店和离线商店。而国内的百度李彦宏表示,金融风暴对百度客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还不大,目前外界对此的心态是恐惧大于实际情况。李彦宏的表态,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高调呼吁中小企业一起“过冬”的做法有所不同。不过,慢不一定没有影响,事实上对一些企业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阴跌不止也说明了这场危机的波及面有多广。对IT企业来说,过冬需要控制自身的成本以及能否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国内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不断回购自己的股票本身就是一种应对危机的策略。或许,蛰伏是最好的等待市场转暖的良策,当然对那些树大根深的企业来说,如果有大笔的现金,那么现在是一个绝好的收购机会。或许,我们也很快能在市场上看到这种风潮席卷。
上网本真的可以助PC企业扭转乾坤?
最近,惠普失去了其在欧洲PC王者的地位,有分析家认为惠普没有及时抓住上网本的机会才造成在欧洲的失势。那么上网本真的是PC厂商的救命稻草吗?事实上,即使Gartner的分析师也表示,目前还很难搞清楚上网本会开拓出一片新市场?还是会蚕食主流笔记本电脑市场?第三季度惠普销售了1470万台PC,占领了18.4%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的戴尔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分别为1090万台和13.6%;宏碁以1003万台的销售量排在第三位,市场份额由9.7%提高到了12.5%。在美国市场上,PC销售量前三甲分别为戴尔(29.5%)、惠普(25.7%)和苹果(9.5%),宏碁以8.9%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位。Gartner表示,华硕和宏碁是上网本热销的最大受益者,没有及时推出上网本的厂商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它们。上网本占到了美国笔记本电脑销售量的5%。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上,第三季度PC销售量为2880万台,同比增长了25.9%。该市场PC销售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上网本,惠普因此将该市场第一大PC厂商的宝座拱手让给了宏碁。宏碁和惠普在该市场上的份额分别为20.6%和18.7%。宏碁的份额变化使其能够固定在第三的位置上,我们也知道欧洲一直是宏碁的大本营,在这里获得份额第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值得关注的是,上网本的流行虽然可以带来份额的增长,但是由于上网本的价格普遍便宜,因此利润率也很低。只有份额没有利润的市场对宏碁的意义又有多大?而对其他厂商来说,虽然没有前期快速切入到上网本市场,但是如今看到宏碁和华硕借助上网本获得的市场份额变化,相信也会蜂拥而致的。在更多的厂商进入之后,上网本的机会又在哪里?继续拼价格?我们已经看到惠普、戴尔、联想等厂商都开始杀进上网本市场了。
宏碁借助上网本带来是份额的高速增长,但是其他的PC厂商对上网本还是心存疑虑。戴尔就表示上网本无足轻重,成不了大气候。尽管戴尔也推出了Inspiron Mini 9,但其并不看好这块业务。迈克尔·戴尔说:“我并不看好这种做法。目前,在运行高级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中,屏幕尺寸在14英寸至15英寸之间的占85%。而上网本的屏幕尺寸只有8.9英寸至10英寸。迈克尔还称,上网本不可能推动PC市场的大幅增长。他说:“在发达国家,上网本主要是用户的第二款备用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它也只是用户的第一款产品而已。”
AMD对上网本的发展也不是很看好,不久前,AMD就批评华硕易PC等上网本,称这些产品价格过高,电池续航时间短。“上网本体积小,几乎可以和手机相提并论,因此用户有理由认为它可以续航8个小时至9个小时。但实际情况是,也就能使用1小时45分钟左右。”而英特尔对上网本很期待,英特尔表示,自从华硕易PC去年推出以来,低价格的上网本需求一直在稳定增长。上网本的全球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到2011年,全球上网本的销售量将达到1亿台。
值得关注的是,上网本已经脱离了PC本身,越来越朝更广泛意义上的移动设备转移,事实上除了传统的PC厂商之外,一些非PC厂商也进入到这个领域。据悉,为了促进上网本的销售,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外,有的厂商(例如华硕、宏碁)还准备效仿苹果iPhone的销售模式,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国内,英特尔已经与神舟等电脑厂商牵头,把迅驰2笔记本跟中国电信的Wi-Fi服务进行捆绑合作。英特尔还计划与中国移动商谈“TD上网本”的合作,将中国移动的3G数据业务引入上网本。可以看出,上网本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虽然这个产业链的发展还很难看出究竟是对PC厂商有利,还是压制笔记本电脑的发展,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的经济萧条形式下,这种模式的出现对市场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英特尔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机会,由于采用45纳米制程,同样大小的晶圆可以切割出更多的晶片。这使得英特尔能够从凌动(Atom)处理器中获得比在主流笔记本处理器(迅驰)市场更大的利润。
如果说上网本对传统笔记本市场没有构成威胁,那无疑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近日华硕对外界称,将要发布高端上网本N10,从配置上看,除了支持上网这一上网本的主要功能外,还有大容量的硬盘(160GB、250GB或320GB),高达2GB的内存,而且还配备了独立的显卡,如果不是采用凌动处理器的话,人们恐怕从其配置中,很难看出N10还是个上网本,其实已经与主流的中低端笔记本相差无几了。这样的配置如果在价格上不离谱的话,对笔记本市场又如何不构成冲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厂商如何能够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为何宏碁和华硕在力推上网本,而其他的几个PC巨头却一直采取观望或者试水的状态。毕竟,对自己既有的笔记本市场造成冲击才是最主要的。在这种市场状况下,谨慎也就在所难免,尤其是对那些在低端市场投入很多的厂商来说,上网本的流行对他们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微软黑屏带来的商机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