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2-12-31

  小刀马

 

     近日,窝窝团宣布,公司已于12月实现“规模性盈利”,盈利规模在几百万左右。这也意味着,窝窝团向综合商城模式转型的策略开始在财务上显现出效果。据窝窝商城董事长兼CEO徐茂栋透露,12月盈利规模在几百万左右。美团网高层之前也曾对外表示,美团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但目前还未有相关消息放出。窝窝团也是率先宣称盈利的团购网站,这一点说明窝窝团之前的改变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众所周知,团购网站经过了前期的热络之后,遭遇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甚至是万团大战,不过在纷扰之后开始逐渐陷入颓势,尤其是人们已经习惯了价格轰炸之后,对团购价格已经不再刻意追逐,再加上爆发出一些服务问题和人间蒸发的不良团购网站搅局,消费者逐渐开始厌倦了原有的团购模式,变得越来越谨慎。团购网站也遭受了资本的寒冬,一些网站出现了现金流问题,某些并不热衷做服务的团购网站逐渐退出市场,团购市场也开始向几个大型网站集中。部分团购网站开始寻求转型,从原来粗犷式的模式向精细化渗透。

 

       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窝窝推出的商城模式是值得业界关注的,这其实也是一种类似天猫、京东式的平台转化。在团购网站出现萧条的时候,窝窝开始尝试变化,很精准地抓住了商城模式带来的市场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多赢的局面,不仅仅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商家带来更精准地定位和分销机会,同时对于用户来说因为固定的团购商家和模式,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也不用担心商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万一出现问题也可以追溯;而窝窝团通过平台化运作可以吸引到更多商家,同时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一个良好的口碑和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20125月,窝窝团宣布转型成团购加商家分销的综合类商城模式,并把团购划入商城版块。商城模式类似于B2C,商家进入平台商开设专卖店。与主打促销的团购模式相比,商城模式可以帮助商家做分销,分销为主,促销为辅,帮助商家出售剩余服务能力。未来窝窝商城将成为一家线上的万达广场,为商家提供一整套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比如窝窝商城不但可以为商家提供团购、现金券、折扣、活动等线上服务。

在窝窝尝试的基础上,我们也看到包括拉手网、聚美优品也开始纷纷转型商城模式。在窝窝商城的整体收入中,来自专卖店的收入已占到整体收入的70%。很显然,这部分利润更加靠谱,也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其实从天猫可以带来一种狂欢的营销节日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商城模式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而且这也是一种一劳永逸地合作模式,可以真正带来牢靠的基础和双赢的局面。

 

       据官方数据统计,窝窝商城目前入驻的商家超过10万。徐茂栋表示,目前窝窝商城进驻专卖店大部分免进驻费,商家交易额与窝窝商城的分成比例在8%-10%之间。徐茂栋表示,窝窝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团购+商城+服务通”的思路,商城的研发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从架构来说,窝窝团属于窝窝商城的一个频道,也是窝窝商城切入生活服务电商行业的突破点,因而说窝窝团转型商城属于“误读”。徐茂栋认为,团购今后将成为电商的标配。其实对于一些电商来说,我们也看到团购的“影子”在其中,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不是重点,只是点缀罢了。而对团购网站来说,这恰恰是自身的优势,把这种优势不断地放大,进而带来社区化电商发展的一个支点,撬动更大的市场。从目前团购市场的发展来看,传统的纯粹团购模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窄,发展前景出路渺茫。

 

      窝窝盈利给团购网站带来了一抹春风,那么此举是不是也意味着生活服务的春天来了?对此笔者也是相当看好的,网络社区带来的生活服务广泛涉猎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布局,很多内容都是团购网站可以去尝试的方向,尤其是在刺激内需,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关键是如何掌控这种消费导向以及用户的需求到底在哪里?

 

       相信窝窝的盈利,肯定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据笔者从相关媒体获悉,有些网站迫于股东及各方压力,也会在节后宣布盈利的消息。之前也有媒体爆料,有的网站以实习生编制缩减人员成本,有的不惜涮流水垒高自己的交易额。但我们还是希望这个行业能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以自己的服务、产品创新来获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共同做大这个市场,开启团购行业真正的春天。

2000年12月18日,腾讯推出QQ会员服务,当时这个业务还叫“QQ俱乐部”,后来成为腾讯体系最成功的IVAS(互联网增值服务)。

到今天,这个业务已经12年了,堪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爷爷级产品,但依然是腾讯的吸金大户。据说Facebook正是由于研究了腾讯的QQ会员等IVAS产品后,开始推出自己的虚拟货币。在这个C2C(copy to China)横行的年代,中国人能完成商业模式的反向输出,实在难得。

实际上,QQ会员并非腾讯的第一桶金(第一桶金为著名的“二八分成”移动QQ),但它为什么能12年历久弥坚?任何做互联网运营的人士都必须来研究这个经典案例。

多年来,我也一直在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QQ会员的核心资产是什么?或者说,这个服务的精髓的什么?是3000万的QQ会员用户?是近8亿QQ用户的关系链作为土壤?还是腾讯多年苦心建立的付费模式培育?看上去答案都对,但总是少了点味道。

直到最近QQ会员推出12周年庆,一个词让我豁然开朗:有特权,无妥协。这六个字一击即中,完整体现了QQ会员的产品利益核心和价值观核心。下面我来详细分解一下这六个字的内涵。

第一层内涵:特权是QQ会员的产品利益精髓

QQ会员官方将其特权按照功能属性进行划分,分为QQ特权、游戏特权、购物特权、生活特权4类累计70多种,可以说这是所有会员制服务中覆盖范围最广、特权种类最多、线上线下兼顾的特权体系。我将这种分类打乱,按照利益诉求来进行划分:


从特权的打造来看,QQ会员在特权的设计上深刻理解了人性的痛点和痒点。佛教讲究“痴、嗔、贪”,如是也。但实际上,这也不是最绝妙之处,最绝的是,QQ会员建立了一套从一级需求,到二级需求,甚至三四级需求的体系,并且随着时空的变换,每一级需求都始终有明星特权予以满足。此话怎样?

QQ首先是一个通讯工具,而QQ会员是基于这么一款通讯工具的增值服务,所以QQ核心服务的增值一定是一级需求,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商业价值的高低,与用户需求是成正比的。我们来看看每一级需求QQ会员是如何设定特权的:

上述表格,从上到下,从刚需到软需。这一点可以从tnsresearch的数据可以得到印证,在QQ会员特权中,知晓度最高的是QQ会员等级加速、红名、会员头像,分别是76%、****%、50%。试图让软需去颠覆刚需,是不可能的,最关键的是每一级需求都有对应的杀手锏即可形成一种辐射效应。

第二层内涵:无妥协是QQ会员的价值观本质

让我们尝试为QQ会员群体画个像:

1、网络弄潮儿——对优质生活的无妥协。在QQ会员特权中,有大量暗藏精明的设计,比如让Q币更便宜、信用卡提供的多倍积分、买电影票折扣更高等等。最聪明的网络生存高手恐怕正是QQ会员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代表了网络应用的风向标。

2、健康向上的心态——对虚拟社会的无妥协。研究QQ会员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游戏用户的转化,游戏发烧友除了有着极强的付费意识和习惯,更关键的在于这个群体善于在虚拟社会找到自己的自信和价值。

3、叛逆不羁的性格——对未来的无妥协。从QQ会员的年龄分布来看,17-24岁是最大的区间,这部分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但年轻人的生活总会面临各种选择和困惑,在他们迷茫无助时,内心滋长的其实是不服输的意志。用湖南人的话说,叫“霸得蛮”。

4、张扬的个性释放——对平凡的无妥协。不随流不盲从可以成为QQ会员又一个精神符号,QQ会员中设计了很多展示自我个性的特权,对年轻人,个性释放就是如此简单直白,他们首先要的是“注意力”和“存在感”。

5、网络正能量——对消极暴力的无妥协。万变不离其宗,QQ会员特权设计的调性是“快乐”、“阳光”、“智慧”,在这个网络暴民丛生的舆情环境中,这种基调本身就常年辐射一种正向能量。

第三层内涵:QQ会员是腾讯最宝贵的死忠用户

在腾讯的近8亿QQ用户中,3000万的会员转化率算是增值服务中极高的,这说明QQ会员的留存率(也就是续费率)极高。从腾讯内部拿到的数据显示,这个指标可以做到超过80%。这说明什么?

答案很简单:QQ会员是腾讯的死忠粉丝。从社会学的范畴,QQ会员是QQ王国中高人一等的所谓特权阶级,是即得利益者,也是维持整个QQ用户关系链中意愿最顽固的一类人。这就好比一场社会革命即将带来时,往往最不能容忍变革的便是社会中的权贵阶层。

最后回到本文的正题,QQ会员12年沉淀,其核心资产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从实的讲,是健全、层级化的特权体系;从虚的讲,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灌输和倡导。前者是驱动QQ会员业务发展的表面动力,后者是QQ会员生命力的源泉。而“有特权,无妥协”恰好概括了这两个精髓,很有希望成为未来QQ会员的一面精神大旗。

2012-12-24

Yoga是联想PC+战略的延伸和拓展

  小刀马

 

         联想在第一时间推出了Yoga这种最能理解微软Windows 8精髓的产品,貌似突然其实不然,联想能够及时跟上微软的步伐也是其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种理解。我们看到微软Windows 8的重大突破恰恰是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尤其是移动终端娱乐化的合理借力。联想本身在移动终端市场,包括平板电脑市场早有布局,虽然没有iPad那么张扬,但对这个市场的理解和用户需求是非常到位的,更主要的是联想还有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优势以及对这部分用户需求的一种掌控,因此推出Yoga这种产品就不难理解了。

 

Yoga拓展联想PC+战略

 

         众所周知,联想早就提出了PC+战略,这是对PC步入萧条之后的一种驱动型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看中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变革,联想的布局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可以说联想早微软一步开始自己的移动拓展。

         联想的PC+战略是循序渐进的,Yoga问世是一种延续。混淆传统PC和移动互联之间的距离,做到真正的无缝连接,这不仅仅是Yoga的跨越,更是一种理念的跟随。Yoga打造多模移动终端,可以适应用户多种形态需求。PC的外延得到拓展,内涵自然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这就是变革的力量。

        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PC,用户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PC理念必须调整,不然就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我们看到在传统PC领域的争夺变得都那么无关紧要,重中之重已经变成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是否能够推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这才是根本,也是关键。这就需要PC厂商的创新之举。

         联想能够相对其他的传统PC厂商走得更扎实,就是因为其PC+战略实施的很及时。当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之间的界限正在难以被厘清的时候,融合就成为必然。Yoga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用户的需要永远是对的

 

         当人们越来越喜欢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休闲娱乐的时候,我们蓦然发现用户的需求正在裂变,在办公室,商务办公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有大量的商务应用需要我们去完成。但是一旦我们到了自由支配时间的时候,譬如在家中,在候车、航班上的时候,我们更喜欢一种轻快的可以放松心情的娱乐方式。于是平板电脑就派上了用场,这恰恰就是Yoga给用户展现的一种工作生活方式,一款产品可以达到两种目的,甚至四种模式,目的也很简单,给用户需要的和想要的。

         支持360度自由翻转的Yoga可以变成笔记本模式、平板模式、站立模式和帐篷模式,平板、笔记本二合一的模式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PC的定义。随着平板电脑的流行,人们在娱乐时的一种需求奠定了平板电脑的江湖地位,便携性、简单化、可操控性是平板电脑的特点,不过平板也有自己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商务应用支持的短板,习惯键盘操作的商务应用更喜欢笔记本电脑。Yoga做到的就是把二者完美的衔接在一起,既可以当作笔记本电脑使用,又可以当作平板电脑娱乐。

       PC的发展需要更多承载的时候,联想率先求变,将笔记本与平板电脑合二为一,打破传统PC与移动互联设备的界限,引领了Corss Over的跨界创新之道,为传统PC赋予了新生。Yoga利用变身优势,融合了Metro特性,尤其是在变身平板之后的衔接更加紧密。这样的目的是使各种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等都能以动态方块的样式呈现在屏幕上,再加上IPS屏幕,10点触控,提供最佳的屏幕触控支持。这何尝不是联想PC+战略的一个极好呈现?

2012-12-12

 

       翻看搜狗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Q3实现营收3700万美元,同比上涨102%、环比增长23%;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突破4000万美元。业绩不错,从今年初开始,王小川试图把搜狗在PC上的优势平移到移动端,但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易不是不能,从近期搜狗移动端新产品不断推出也可以看出搜狗的决心。笔者关注的是,近期搜狗语音助手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搜狗布局移动市场的韧劲和决心。环顾国内搜索引擎市场,搜狗是率先推出语音助手的厂商。无论百度还是360还没有相应的产品出现。虽然GoogleGoogle now,但毕竟产品形态有差异,再加上已经撤离中国大陆,使用体验上有很大局限。那么这款产品对搜狗对移动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观察有几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是语音助手的本质其实就是搜索引擎。为何如此说?用搜狗搜索事业部总经理茹立云的话说,“一款具备良好体验的语音助理类工具首先需要强大语言理解能力,其次也需要长期的结构化数据积累和索引技术的支持,而这两种核心技术恰恰是一家搜索厂商必备的。之外,搜索厂商在进入移动端时,也想能在传统的关键词查询模式外开拓新的交互形式,而语音就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用户接受度比较高的交互形式之一。”这就是语音助手的优势,也是搜索引擎的优势。王小川表示,做搜索的公司最大的优势是积累了大量垂直行业的数据和用户问答资料,这是搜狗语音助手诞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搜狗做产品的核心理念:即聚集用户的智慧,让产品更加聪明,服务更加人性化。

 

其二是搜狗输入法在结构化数据方面的积累深厚。众所周知,苹果推出Siri之后就受到了用户的追捧。这是因为用户希望通过语音而不是键盘来沟通,这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机器通过语音识别跟用户间的无障碍自然沟通成为一种需求。虽然简单的语言识别很简单,实际上很多电话呼叫中心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但开发一款能够让计算机正确应对更多,话题更广的用户互动软件实际是很难的。

 

搜狗在自然语言识别,情境理解,以及最终的推理功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也得益于搜狗推出的中文拼音输入法,以独有的本土中文语言模型和基于云端技术的互联网词库,大幅提高中文分词及接近自然语言的长句输入的准确率,加上搜索数据库提供的强力情境理解其推理能力,搜狗语音助手可以像一个私人助理一样清楚明白用户的指令,为其管理生活日程,发短信、拨打电话,甚至在你无聊的时候,还能与你聊天。本身的结构化数据优势给搜狗介入到语音市场提供了大家的帮助。

 

其三是搜狗在语义方面有优势。众所周知,Siri的成功是基于语义搜索,因此,只有强大的搜索数据做支持才能研发出与Siri相抗衡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虽然介入这个领域的厂商不少,但真正能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却不多。因为这些厂商没有所搜索的经验和积淀。搜狗进入到移动语音市场,是依托搜狗八年来在数据检索方面的深厚积累,聚焦移动互联网,对中文语义更为了解,能够深入满足用户在各类移动场景下对信息的需求。搜狗语音助手整合了从本地生活信息、地图,到百科知识、便民工具查询,再到新闻、图片等传统搜索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很轻易地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

 

其四是搜狗不断地扩展积攒的产品基因正在悄然显现。用王小川的话说,“以前我们在PC领域输入法的成功,是使用搜索技术把全国用户的智慧收集在一起;现在在移动互联网的打法也是一样,搜狗号码通也是聚集大众的力量,来帮助用户辨识陌生号码。”这是搜狗的商业思维的核心。比如,搜狗会将搜狗浏览器与搜狗搜索进行整合,将分享而来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再分析,在搜狗浏览器内呈现出用户的喜好推荐。而所推荐的产品,可以是搜狗自己开发的,也可以是第三方的客户端应用。

  

智能语音搜索是移动搜索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搜狗语音助手集成了搜狗搜索及搜狗输入法的技术优势,加之结构化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和语音识别,成为国内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智能语音助理软件,这也会使国内的移动搜索全面进入一个全新的语音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