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3-09-12

文/小刀马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微软收购了诺基亚,也无论最终的效果如何,如今的微软在软件帝国的基础上进入硬件市场的决心是可见一斑了,而且这也是在鲍尔默即将卸任时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看出未来在移动硬件市场微软是必须要占据一席之地的,否者也难以下如此大的决心,虽然诺基亚已经是瘦死的骆驼了。

由于诺基亚的Lumia系列手机本身就是构筑在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下的,而且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复苏位置。未来或许微软会继续加大在这个品牌上的布局和宣传力度,逐渐打造成一个真正叫得响的手机子品牌。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微软自身的Surface战略了。这其实也是微软在下得一步大棋。

早期在推出Surface时,微软不惜得罪自己常年合作的OEM硬件厂商,“一意孤行”地推出自己的Surface产品,这是因为谷歌Android给微软带来的压力太大了。甚至要远远超过苹果的iPad等产品,因为iOS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即使有很多的粉丝,但相对的封闭性以及人们逐渐的审美疲劳都不会对微软构成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压力。但谷歌的Android却不同,因为这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而且当市场上没有一个可以相抗衡的系统出现时,Android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众多硬件厂商的支持,并且几乎是唯一性的支持,这个差距在逐渐拉大,这是微软所不能容忍的。

微软也明白如果任由谷歌Android这样发展下去,自己构筑多年的软件帝国大厦的基业会轰然倒塌。无论是本身的操作系统还是各种应用软件体系的建设都会成为过往云烟。因此微软才不惜一切代价地打通了Windows8和Windows Phone8之间的界限和壁垒,甚至不惜牺牲掉原来的Windows Phone系统,目的也是在自己固有的操作系统基础上,延伸到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真正和谷歌Android形成正面的对抗,遏制住Android快速扩张的步伐。

如今收购了诺基亚之后,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获得了硬件的支撑,微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和谷歌、苹果进行较量。这场战斗会继续延伸到更深的领域,这也是微软布局未来的一种手段。未来的市场将是移动互联网市场,这已经是被公认的事实。当下对于微软来说,对于Surface的布局也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因为Surface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当PC业逐渐步入黄昏期之后,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超极本市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相对而言各类平板电脑市场却走得更加积极和具有前瞻性,无论是苹果iPad还是众多构筑在Android系统的下的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都在稳步上升。微软如果想继续引领在PC时代构筑的强大优势,就不能不布局这个市场。

如今微软希望借助Surface的力量在平板市场能够获得更多的对抗机会。那么,目前的Surface还不能和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中获得什么优势。这就需要微软能够做出更多的改进和积累。平板的娱乐性需要更多的应用支撑,目前微软被人诟病的也恰恰是这里,因此下一步微软还需要快速地推进应用的内容和种类。此外本身升级的速度不够快,让人们也更加愿意选择Android,尤其是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因此微软也应该考虑自己究竟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为何不能快速地推进本身的系统升级和优化?这样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硬件厂商OEM自己的系统和应用框架体系。但显然微软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也是市场上Surface产品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

在推出Surface很久之后,目前市场才开始叫嚣着微软Surface二代产品的更迭。据悉,微软Surface 2平板采用的是NVIDIA Tegra 4四核处理器,有可能会在本月亮相。同时,微软也会同步推出一套新的键盘。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总之微软应该加快步伐,要时刻让市场处于预热状态,因为微软目前是一个追赶者,本身就需要快对手一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一直跟随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微软或许将永无出头之日。

在技术之外,就是依托本身长期建立的渠道优势,在更大的范围进行宣传和传播。近日,笔者也观察到,微软开始在华扩张Surface销售渠道。此前Surface在华的销售渠道是微软网上商城和苏宁电器这两个渠道,但业内传闻因苏宁并未给surface足够销售支持力度,微软早有增设渠道意图。近日微软表示,将分批次发展surface渠道,主要是增加授权经销商。

在中国,上海神州数码、北京方正数码、浙江浙大网新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雷安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均成为授权经销商。除提供微软延保服务及处理设备意外损坏外,这些授权经销商还会为Surface系列产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此举无疑是正确的,微软既然要使Surface成为平板市场的一把利器,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获得更多机会。收购诺基亚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对于微软来说,相互的整合和融合,在移动终端的产品布局上需要下得功夫还有很多,能否真正成为一个犄角,或许将决定微软的未来究竟如何走。

  小刀马

 

        今年7月爱奇艺CTO汤兴对外披露,爱奇艺将很快推出互联网电视。这款电视由传统家电厂商生产,然后进行贴牌。汤兴强调,爱奇艺做互联网电视的策略是,只提供技术和内容,不做硬件。在做互联网电视之前,爱奇艺就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广播电视台合资建立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并推出“木星”互联网机顶盒。爱奇艺CEO龚宇曾表示,会加大在电视端这方面的布局。除了互联网电视领域,接下来爱奇艺还将在互联网电视盒子上有所布局。而乐视之前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视,再之前联想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互联网企业和PC企业都开始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电视行业,这是一次新的产业变革的开始,对于传统电视行业来说,一场新的革命也悄然孕育,未来电视行业会有什么改变,笔者观察融合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的下一站

 

  网络视频的“落地”基本都是朝着互联网电视挺进。而视频的电视点播服务正在以各种形式走向用户,这也为视频网站搅局互联网电视成为可能。

    爱奇艺近几年在互联网电视上探索一直没有中断过。20121月,爱奇艺成立互联网电视事业部,推出测试版产品;20126月,爱奇艺参与成立牌照合资公司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2012年下半年,爱奇艺开始启动爱奇艺INSIDE战略,与终端厂商合作,研发专注于一云多屏、多屏互动和CDNP2P融合的技术产品。

PPTV和杭州华数合作,百视通控制视频网站风行,均在互联网电视领域有所布局。正推动“多屏合一”战略的优酷土豆也计划向电视屏幕渗透。可见这个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可以说,在智能电视领域,虽然互联网企业拥有海量网络视频、丰富云端应用等优势,但渠道、品牌影响力及售后服务仍是硬伤,通过与传统家电厂商合作,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快速融入进来。

         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视频节目的落地并由此联动也变得越来越被市场关注。业内人士预测,未来视频行业的关键是“电视终端、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融合,而最关键的是云端和终端的配合。爱奇艺布局互联网电视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正版的视频内容以及云平台。

诚然,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行业不会给电视产业整体格局带来太大的颠覆,而是会给既有格局带来创新的改变。互联网企业和PC企业依托自己的新理念和对互联网的理解,开始在电视行业进行布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娱乐潮流的演变和家庭娱乐中心的迁移将不可逆转,当阿里巴巴都开始关注电视盒子的时候,商务应用的转移也开始撬动客厅娱乐的中心地带,这或许也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的契机之一吧。

 

合纵连横的发展趋势

 

随着众多IT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介入到电视行业,竞争局面也愈演愈烈。其实对于传统的电视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据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13年上半年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50%,激活率达到77%以上,月平均活跃度50%以上。说明中国消费者已逐渐习惯使用智能电视,并开始深度参与使用智能电视的更多功能。

无论是智能电视还是互联网电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功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电视概念,视频、游戏、娱乐、上网、社交、购物、生活服务等新功能的植入,电视正在成为我们新的家庭娱乐中心。

互联网电视时代将以硬件和内容、应用配套销售,靠用户和流量转化及内容、广告获取收益,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利润。这是有别于以前单纯地靠电视广告为主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方联动。

目前国内的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市场主要呈现两种态势。其一是以联想、小米等为代表的靠终端产品经验,擅长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与操作系统优化的IT企业。其二是以爱奇艺、乐视为代表,以做视频网站起家、依托自身内容平台和版权资源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当然后者也在加大和传统电视企业的协作。

随着智能电视和PC的产业链越来越像,互联网企业也越来越看重这个市场的机会,尤其是以网络视频为主的网站,他们更需要寻找到自己的新发展机会和潜在潮流。目前的视频网站基本是以“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的颠覆性盈利模式撬动市场。

众所周知,视频是个烧钱的行业,购买带宽和服务器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版权和推广的成本也不是小数目,而收入多依靠广告。因此,单纯做视频网站想要盈利并非易事,构建完整电视生态体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如果能掌控家庭娱乐中心的位置,那么对于视频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并且以此撬动新的商用模式的到来,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联合是为了寻找突破口

 

诚然,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市场,具备系统平台、海量视频资源、丰富云端应用以及技术研发能力,不过在电视产品影响力、产能、渠道、售后方面还无法和传统彩电厂商相提并论,因此需要双方的合作。毕竟彩电做的是规模,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完善的产品线,仅靠一两款产品很难形成规模。没有规模,依靠内容盈利的设想也很难实现。于是我们看到,夏普与联想,TCL与爱奇艺,越来越多的战略合作伙伴正在形成,协同作战,互相帮衬,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今年7月,夏普与联想牵手,推出了采用夏普面板、联想智能体验解决方案的智能电视。夏普有“液晶之父”的美誉,电视产品以卓越的画质音质著称,而联想作为IT厂商,则在操作系统优化、APP开发、智能功能体验等方面遥遥领先。双方合作,一个负责硬件及制造,一个负责系统和软件方面。TCL和爱奇艺牵手是另一种模式的缔造,TCL主导研发、制造和渠道销售,爱奇艺则提供视频服务等软件内容,“软硬结合”,依托内容优势在互联网电视咬合中获得机会。爱奇艺模式也必将和乐视形成正面的对抗。

互联网企业进入到电视行业,采取的是反向驱动。以互联网服务为核心驱动力,相应开发满足用户体验需求的软件系统,进一步再决定采取相应的硬件配置,从而真正把互联网服务引入电视,将用户带入互联网大屏时代。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了网络视频的时候,借助电视第四屏的模式,重新引入视频内容,这是一种新的娱乐需求。互联网电视就是看中了这种发展机会。

如果说盒子是一个嫁接的话,那么互联网电视的转变更彻底一些。因为这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直接引入。当然,也排除盒子在更大的电视范围内寻找自己的用户,进而抢夺属于电视媒体的用户群。目前推出或者计划推出盒子的互联网企业也有好多,他们就是寻找在更大范围的用户联盟。

 

入口是最大的诱惑

 

可以说,目前的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行业,就是抢入口,做服务,吸引用户资源。爱奇艺选择了传统电视厂家最大势力TCL合作,其目的也是推自己的系统与服务。乐视布局电视机、盒子之后,也在推自己的系统和内容。包括阿里盒子以及联想电视都是寻找自己的用户群和资源优势。互联网企业希望迅速做大规模,靠服务收费。

对于传统电视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或者代工,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着自己的突围方向,比如一些传统企业也在推自己的系统和服务,比如海信推出了VIDDA电视,创维发布了天赐操作系统,长虹要打造“家庭互联网”。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独有的优势,那就是强大的渠道优势。不过,由于双方都有短板,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协作更有前景。

互联网企业需要电视企业的支持,相反,后者也是如此。而且相对来说,后者对前者的需要或许更迫切一些。长虹曾表示,我们可以帮他们做软件和硬件,他们把互联网业务放进来。创维也表示,我们跟互联网没有直接的竞争,与互联网精诚合作,开发出他们和我们都想要的好产品,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传统厂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取胜。

谁到想在未来的家庭娱乐中获得先机,而用户的感受和体验决定最终无论是谁占主导地位,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是最关键的。接下来的分工是下一步的事情,目前的起步阶段还是让用户有良好的体验,并且真正地接纳这种模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