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刀马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微软收购了诺基亚,也无论最终的效果如何,如今的微软在软件帝国的基础上进入硬件市场的决心是可见一斑了,而且这也是在鲍尔默即将卸任时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看出未来在移动硬件市场微软是必须要占据一席之地的,否者也难以下如此大的决心,虽然诺基亚已经是瘦死的骆驼了。
由于诺基亚的Lumia系列手机本身就是构筑在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下的,而且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复苏位置。未来或许微软会继续加大在这个品牌上的布局和宣传力度,逐渐打造成一个真正叫得响的手机子品牌。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微软自身的Surface战略了。这其实也是微软在下得一步大棋。
早期在推出Surface时,微软不惜得罪自己常年合作的OEM硬件厂商,“一意孤行”地推出自己的Surface产品,这是因为谷歌Android给微软带来的压力太大了。甚至要远远超过苹果的iPad等产品,因为iOS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即使有很多的粉丝,但相对的封闭性以及人们逐渐的审美疲劳都不会对微软构成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压力。但谷歌的Android却不同,因为这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而且当市场上没有一个可以相抗衡的系统出现时,Android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众多硬件厂商的支持,并且几乎是唯一性的支持,这个差距在逐渐拉大,这是微软所不能容忍的。
微软也明白如果任由谷歌Android这样发展下去,自己构筑多年的软件帝国大厦的基业会轰然倒塌。无论是本身的操作系统还是各种应用软件体系的建设都会成为过往云烟。因此微软才不惜一切代价地打通了Windows8和Windows Phone8之间的界限和壁垒,甚至不惜牺牲掉原来的Windows Phone系统,目的也是在自己固有的操作系统基础上,延伸到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真正和谷歌Android形成正面的对抗,遏制住Android快速扩张的步伐。
如今收购了诺基亚之后,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获得了硬件的支撑,微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和谷歌、苹果进行较量。这场战斗会继续延伸到更深的领域,这也是微软布局未来的一种手段。未来的市场将是移动互联网市场,这已经是被公认的事实。当下对于微软来说,对于Surface的布局也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因为Surface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当PC业逐渐步入黄昏期之后,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超极本市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相对而言各类平板电脑市场却走得更加积极和具有前瞻性,无论是苹果iPad还是众多构筑在Android系统的下的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都在稳步上升。微软如果想继续引领在PC时代构筑的强大优势,就不能不布局这个市场。
如今微软希望借助Surface的力量在平板市场能够获得更多的对抗机会。那么,目前的Surface还不能和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中获得什么优势。这就需要微软能够做出更多的改进和积累。平板的娱乐性需要更多的应用支撑,目前微软被人诟病的也恰恰是这里,因此下一步微软还需要快速地推进应用的内容和种类。此外本身升级的速度不够快,让人们也更加愿意选择Android,尤其是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因此微软也应该考虑自己究竟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为何不能快速地推进本身的系统升级和优化?这样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硬件厂商OEM自己的系统和应用框架体系。但显然微软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也是市场上Surface产品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
在推出Surface很久之后,目前市场才开始叫嚣着微软Surface二代产品的更迭。据悉,微软Surface 2平板采用的是NVIDIA Tegra 4四核处理器,有可能会在本月亮相。同时,微软也会同步推出一套新的键盘。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总之微软应该加快步伐,要时刻让市场处于预热状态,因为微软目前是一个追赶者,本身就需要快对手一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一直跟随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微软或许将永无出头之日。
在技术之外,就是依托本身长期建立的渠道优势,在更大的范围进行宣传和传播。近日,笔者也观察到,微软开始在华扩张Surface销售渠道。此前Surface在华的销售渠道是微软网上商城和苏宁电器这两个渠道,但业内传闻因苏宁并未给surface足够销售支持力度,微软早有增设渠道意图。近日微软表示,将分批次发展surface渠道,主要是增加授权经销商。
在中国,上海神州数码、北京方正数码、浙江浙大网新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雷安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均成为授权经销商。除提供微软延保服务及处理设备意外损坏外,这些授权经销商还会为Surface系列产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此举无疑是正确的,微软既然要使Surface成为平板市场的一把利器,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获得更多机会。收购诺基亚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对于微软来说,相互的整合和融合,在移动终端的产品布局上需要下得功夫还有很多,能否真正成为一个犄角,或许将决定微软的未来究竟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