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6-04-28

小刀马

近日,HTC VIVE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中国区发展战略。HTC董事长王雪红表示,京东、国内等渠道将开放产品预订,价格为6888元。HTC VIVE是国内发售的首款高端虚拟现实产品。王雪红称,今年是VR元年,虚拟现实离现实正越来越近。HTC正在虚拟现实领域全力投入。

众所周知,在智能手机领域HTC下滑的非常厉害,原来也是Android系统的扛鼎之势力,没想到如今已经几乎沦为二线品牌,已经被很多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超越,更别提三星苹果等巨头了。其实,当初苹果的一记“闷棍”就几乎葬送了HTC的大好江山,再加上转型不力,在智能手机的弯道转折的时候没有及时跟进新的发展策略,尤其是在三星大屏崛起,苹果iPhone越来越注重粉丝经济的时候,HTC的路却有点跑偏了,一直没有从颓势中扭转过来,相反有点愈演愈烈的味道。

一度时间市场还传闻HTC有可能剥离自己的移动终端业务,开始新的领域拓展,但市场传闻一直没有最终落地。HTC还在“苦苦支撑”,不过虽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反响并不太好,但HTC并不想坐等机会丧失,相反开始寻觅更多的市场机会。可穿戴设备,VR产业的崛起,都吸引了其关注的目光。

如今,王雪红也表示,HTC VIVE将推出全球加速器计划,最先北京、台北、旧金山设立加速器,投入一亿美元的资金培植VR产业和生态企业的发展。但是如今VR的发展虽然概念满天飞,但真正的应用内容和市场格局却是一盘散沙,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在内容方面的匮乏,产品带来的变化和吸引力没有内容作支撑的话,也很难形成裂变效应,目前基本就是这样的格局走向。如今我们也看到很多厂商都尝试自己的VR包括AR计划,但谁能笑到最后也很难说。HTC无疑也有一点豪赌的味道,虽然1亿美元的投资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如今的HTC而言,显然也是一次下定决心的举措,我们可以预计的是,HTC也希望能够在移动终端市场寻找到更多的可以迭代的机会,尤其是弥补其在智能手机市场方面的缺陷,HTC这次显然也不容有失了。

HTC甚至放言,虚拟现实设备销量会在4年后超过手机,未来这一市场会超过1100亿美元。很显然,HTC就是在豪赌,赌一个新的未来。毕竟,在前几天,HTC的2月份财报显示其营收仅为42亿新台币(约合8.4亿人民币),创下10年来的2月新低,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55%。这样的业绩也说明在移动终端市场HTC的压力颇大,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决定了HTC很难短时间复苏,既然市场格局决定在智能手机市场难以尽快破冰,那么还不如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而HTC无疑是看中了VR市场的潜力。

但即使在VR市场,HTC也没有什么具体优势可言。据悉,在目前的VR市场中,暂列高端头盔三大巨头席位的OculusRift、HTC Vive和索尼的Play Station都已经确定了价格和发货时间,而低端眼镜的厂商三星、谷歌也早已启动市场。其中,Oculus在消费级产品推出前最先得到了开发者的内容支持,这一点或许也是启动初期的一个优势所在。根据全球开发者大会(GDC)针对2000名开发者的调查,其中Facebook的Oculus VR 作为开发应用的首选平台,占比达19%,其次是占比8%的三星GearVR和占比7%的谷歌Cardboard,HTC Vive和索尼各自占到6%。

可以看出,在VR生态系统发展初期,最为关键的开发者应用支持方面,HTC也不占优势,几乎是处在目前5家主流VR厂商最末的位置。而VR的成功与否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内容。没有内容应用支持的VR设备,前景几乎是难以光明的。其中索尼无疑是HTC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而索尼拥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其配套设备索尼电脑娱乐机(PlayStation4,简称PS4)的存量是3600万台,这被认为是在VR发展初期最大的依仗之一,市场对于索尼PlayStation VR的前景也相对看好。

而三星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主要面向手机VR体验的Gear VR设备的市场前景也值得期待。与索尼和三星相比,HTC并不具备与之相匹配或者说可以借力的用户基数和设备保有量,虽然HTC的VR策略或会有所不同。还有一点就是价格影响,如今的价格还缺乏亲和力和亲民性。据悉,今年全球虚拟现实眼罩总量预计为1280万台。无论如何,现在的HTC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即使前景还不明朗,但开启卖盘模式是必须的了,这恐怕也是王雪红在今年不断强调HTC开卖VR的最希望看到的一种市场预期了,当然效果如何,或许还需要观察一个财季或者一年的业绩是否会出现转折。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

2016-04-27

小刀马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由于第二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对第三财季业绩的展望也同样未能达到预期,从而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下跌超8%。苹果股价盘后跌破96美元关口,刷新3月15日以来低点至95.88美元,市值蒸发逾400亿美元。

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下滑13%;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5.69亿美元下滑22%。这是苹果公司营收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同时其iPhone销售量更是自该公司推出这种智能手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事实上,早在今年一月份,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就表示,一季度的手机销量将会下滑,苹果预测的一季度收入,也达不到华尔街的数字。

苹果公司还宣布将股息调高10%,将向截至2016年5月9日为止的在册股东派发每股0.57美元的股息,于2016年5月12日支付。苹果公司还宣布将股票回购计划的规模从去年宣布的1400亿美元扩大至1750亿美元。

之前市场已经爆出苹果iPhone的产能和利润率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如今,苹果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太高,如果手机出现饱和之后,那么对于苹果的业绩预期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这种影响或许还会继续,即使苹果的下一代旗舰产品问世,或许也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去年一季度,手机给苹果贡献了403亿美元的收入。更主要的是,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苹果还要应对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下滑,当然这是业界难以逆转的问题,苹果能够扛住一段时间也实属不易了。

有分析师把苹果的“转机”归为下一代期间iPhone7的推出,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用户的使用习惯、体验度、应用模式都在开始发生一些转变,尤其是三星、华为、乐视等中国手机厂商的崛起,对于苹果的对抗性逐渐增加,其中中国手机厂商的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把握程度都是很快速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苹果形成一定的蚕食效应。

在中国市场,苹果的利润率不低,甚至可以说是“暴利”,不过如今或许这种态势将出现下滑。有媒体已经披露,由于iPhone的出货量下滑,它的大供应商已经受到波及。在国内深圳证券市场上市的蓝思科技,曾经因为苹果产业链而声名显赫的这家公司,一度在创业板被爆炒,但最近这家公司2016年度一季度业绩却是预降八成。其中原因就是其赖以生存的苹果的“销售不畅”。

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称,在今年一季度,苹果向零售商发售了大约4200万部iPhone,较上个季度下跌了43.8%。苹果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为6117万部,今年一季度iPhone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31.3%。因为iPhone 销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作为苹果的最大单一客户,蓝思科技表示,受市场环境及下游客户去库存的影响,公司业绩未达预期,产品订单减少,收入同比下降。

很显然苹果产能的变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如果不能出现扭转,那么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供应链出现问题。不过,虽然苹果的手机产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苹果的利润还是颇为可观的。近日,美国《圣何塞水星报》对硅谷顶级科技公司的年度调查显示,苹果击败Alphabet、英特尔等科技巨头,连续第五年在绝大多数数据中处于领先。在对15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中,苹果占据了湾区科技产业1330亿美元利润的40%;占据了2015年硅谷8330亿美元营收的28%。苹果的营收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三倍。很显然,利润还是非常高企的。不过,一旦苹果产能下滑被坐实,那么未来的利润影响也会出现较大波动。

当然,对于库克来说,显然还远没到焦急的时候,近日库克的午餐机会又开始拍卖了。在加州库伯蒂诺市的苹果总部,库克将会与他人共进午餐,如今已经到了10来万了,不过前几年,库克的慈善午餐机会最后的成交价都在数十万美元,但是总的来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库克在2013年首次拍卖慈善午餐机会的成交价为61万美元,前年和去年的成交价分别为33万美元和20万美元。这种落差的变化,是不是也是人们对库克午餐机会能够寻找到机会不再热情了?其实面对苹果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库克也应该自己思考一番了。如果下一代旗舰不再惊艳,那么市场的受追捧程度难以为继的时候,库克还有什么牌可以打?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

2016-04-12

小刀马

伴随着跨境电商进口“新税制”的落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简称“正面清单”)也最终出炉。相比此前的“新税制”关联消费价格问题,“正面清单”所牵涉的却是行业的准入门槛,关乎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的命脉和空间。值得留意的是,“正面清单”并不含生鲜、液态奶、首次进口的化妆品,但此前进口政策不确定的宠物食品、红酒此次被列入允许之列。

今后,只有清单上的商品按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新税制来进口,清单之外商品仍执行一般贸易税收政策。此次发布的“正面清单”覆盖了大多数日用消费品,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网购进口商品的品类需求。新的额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同步调整行邮税,取消了税费50元以内免税等政策,并将单次交易限值确定为人民币2000元,同时将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两万元。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目前,消费者可免税购买大部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该项政策出台后,客观上会提高消费者的税负水平。虽然,改革后,消费者海购商品通关将会更便捷。但相应的成本负担也会增加。事实上,很多消费者也坦言,选择海外购物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一些国内商品,国外的很多商品更加物美价廉,税负的提高意味着商品价格将会有所上涨。因此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抉择的机会,价格如何消化?

如果转嫁给用户,那么势必会流失一部分用户,进而降低自己的流量和用户红利,但如果不抬高价格,那么就要自己消化这部分新增长的费用,是否可以长期为继值得观察。而对用户来说,也面临着几个选择。其一是对于一些收入可观的用户来说,基本可以忽略这部分税收的变化,当然甚至也不排除集中外出采购或者血拼,但是对于部分商品来说,尤其是消耗性比较大的商品来说,这样的血拼也不实际,比如婴幼儿奶粉之类的。其二,退而求其次,进行更灰色的地带进行海淘,甚至不惜转向更加便宜的产品等等。其三是一部分用户或许也会回归到国产产品的序列中来,当然这部分用户不会太多,已经习惯了采买境外产品的用户本身就是对国产产品存在着一定的质疑才转而进行更大市场的选择的。

事实上,海购母婴产品的税负将增加,这或许是许多家庭心中的痛。此次政策调整前,行邮税共设为4档税率,分别为10%、20%、30%和50%。据测算,行邮税税率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综合税率。具体操作中,目前的海外购物主要是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生活消费品,价值较低,大量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此次调整后,行邮税税率分别为15%、30%和60%。其中,15%税率对应最惠国税率为零的商品;60%税率对应征收消费税的高档消费品;其他商品执行30%税率。这样的结果就是居民海外购物消费以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总体税负客观上会上升。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包括竞争模式等都在不断摸索,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这次税改和出台“正面清单”,会整合一批企业,规范一些完全靠价格竞争或者灰色途径进口的企业,不过刚刚步入“正轨”的境外电商零售行业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来增长快速的一个产业链,或许也会陷入到一定的整合期,或者阵痛期。对于一些有实力的电商平台或许影响不大,但对一些相对规模较小的平台而言,或许是一次不小的“地震”。未来的“价格战”空间也被进一步挤压。

“正面清单”出台后,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应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部分商品可能无法通过保税方式进入中国,电商平台还是要根据政策的变化,在品类产品规划方面作优化调整。整合资源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将成为一个趋势,在提供更加精致化的产品和便利化的服务等方面打造综合竞争优势,很显然这次税率的调整对于大平台而言是一次新机会。事实上,一些小平台已经不再从事C端的销售业务,转而强化B端服务,做强货源环节、分销流程或一键代发。这些小平台因为政策变化开始转身向服务商靠拢。

“新税制”和“正面清单”已成定局,无论是平台还是服务商都需要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找准自身定位,才能发挥跨境电商的优势。对于有关方面而言,希望用税制调整的方式来规范企业运作、促进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把不规范的,特别是通过偷税漏税的方法不正当竞争的企业驱逐出市场,对整个行业有推动作用。跨境电商远景使命应该是把国外优质低价,但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商品引进到中国来,在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丰富的全球优质商品的同时,又能促进“中国制造”类企业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

2016-04-11

小刀马

伴随着跨境电商进口“新税制”的落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简称“正面清单”)也最终出炉。相比此前的“新税制”关联消费价格问题,“正面清单”所牵涉的却是行业的准入门槛,关乎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的命脉和空间。值得留意的是,“正面清单”并不含生鲜、液态奶、首次进口的化妆品,但此前进口政策不确定的宠物食品、红酒此次被列入允许之列。

今后,只有清单上的商品按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新税制来进口,清单之外商品仍执行一般贸易税收政策。此次发布的“正面清单”覆盖了大多数日用消费品,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网购进口商品的品类需求。新的额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同步调整行邮税,取消了税费50元以内免税等政策,并将单次交易限值确定为人民币2000元,同时将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两万元。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目前,消费者可免税购买大部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该项政策出台后,客观上会提高消费者的税负水平。虽然,改革后,消费者海购商品通关将会更便捷。但相应的成本负担也会增加。事实上,很多消费者也坦言,选择海外购物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一些国内商品,国外的很多商品更加物美价廉,税负的提高意味着商品价格将会有所上涨。因此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抉择的机会,价格如何消化?

如果转嫁给用户,那么势必会流失一部分用户,进而降低自己的流量和用户红利,但如果不抬高价格,那么就要自己消化这部分新增长的费用,是否可以长期为继值得观察。而对用户来说,也面临着几个选择。其一是对于一些收入可观的用户来说,基本可以忽略这部分税收的变化,当然甚至也不排除集中外出采购或者血拼,但是对于部分商品来说,尤其是消耗性比较大的商品来说,这样的血拼也不实际,比如婴幼儿奶粉之类的。其二,退而求其次,进行更灰色的地带进行海淘,甚至不惜转向更加便宜的产品等等。其三是一部分用户或许也会回归到国产产品的序列中来,当然这部分用户不会太多,已经习惯了采买境外产品的用户本身就是对国产产品存在着一定的质疑才转而进行更大市场的选择的。

事实上,海购母婴产品的税负将增加,这或许是许多家庭心中的痛。此次政策调整前,行邮税共设为4档税率,分别为10%、20%、30%和50%。据测算,行邮税税率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综合税率。具体操作中,目前的海外购物主要是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生活消费品,价值较低,大量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此次调整后,行邮税税率分别为15%、30%和60%。其中,15%税率对应最惠国税率为零的商品;60%税率对应征收消费税的高档消费品;其他商品执行30%税率。这样的结果就是居民海外购物消费以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总体税负客观上会上升。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包括竞争模式等都在不断摸索,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这次税改和出台“正面清单”,会整合一批企业,规范一些完全靠价格竞争或者灰色途径进口的企业,不过刚刚步入“正轨”的境外电商零售行业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来增长快速的一个产业链,或许也会陷入到一定的整合期,或者阵痛期。对于一些有实力的电商平台或许影响不大,但对一些相对规模较小的平台而言,或许是一次不小的“地震”。未来的“价格战”空间也被进一步挤压。

“正面清单”出台后,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应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部分商品可能无法通过保税方式进入中国,电商平台还是要根据政策的变化,在品类产品规划方面作优化调整。整合资源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将成为一个趋势,在提供更加精致化的产品和便利化的服务等方面打造综合竞争优势,很显然这次税率的调整对于大平台而言是一次新机会。事实上,一些小平台已经不再从事C端的销售业务,转而强化B端服务,做强货源环节、分销流程或一键代发。这些小平台因为政策变化开始转身向服务商靠拢。

“新税制”和“正面清单”已成定局,无论是平台还是服务商都需要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找准自身定位,才能发挥跨境电商的优势。对于有关方面而言,希望用税制调整的方式来规范企业运作、促进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把不规范的,特别是通过偷税漏税的方法不正当竞争的企业驱逐出市场,对整个行业有推动作用。跨境电商远景使命应该是把国外优质低价,但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商品引进到中国来,在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丰富的全球优质商品的同时,又能促进“中国制造”类企业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

2016-04-07

小刀马

苹果从iPhone 6 Plus之后,就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销量和库存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iPhone6S的出现也没有彻底扭转这种颓势,如今苹果又推出了一款“复古”的iPhone SE希望能唤起原先老用户的怀旧心理,从而占据一定的中低端市场。但效果如何?起码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被追捧。

iPhone SE不值得看好

iPhone SE在国内发售之后,市场表现非常普通。这款被苹果宣称史上最强的4英寸iPhone极有可能会成为其表现最差的产品,苹果切入智能手机中端市场也将面临很大阻力。来自外媒的报道称,iPhone SE在中国市场的预售量达到340万部,超出了之前的市场预期。不过,这一未经苹果官方确认的数据与市场表现出的实际关注度有着明显出入。

我们看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去年开始,国产手机向高端市场的挺进不仅分食了三星的市场份额,也让苹果开始有些担忧。智能机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的3个月内,苹果iOS在中国的增速放缓,低于去年同期的25%市场份额,并创下了自2014年底以来最慢的增长速度。很显然苹果手机的用户忠诚度开始下滑,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本来这种用户忠诚度的牢固度就不是很高。就如同当初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再到三星,最后移植到苹果身上一样,如今更多的用户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宽泛,用户的忠诚度下滑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中国本土厂商的崛起速度之快令全球市场都为之惊叹,无论是价格还是对用户的熟稔程度,甚至包括产品的迭代周期,国产手机厂商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来自微博最新的智能手机报告则显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iPhone用户留存率惊现下滑:目前,iPhone的用户基数依然庞大。但微博数据显示,用户在换机时的选择意向变得多元化,iPhone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开始削弱。其中,2015年IOS用户换机时选择iPhone的比例为71%,较2014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同时,Android用户换机时选iPhone的比率则由2014年的36%下降到2015年的30%。

大屏还是王道,中国手机厂商的崛起之道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售机型数量为1333款。5.1-5.5英寸屏幕的机型仍为用户关注的主流,获得39%的关注比例,5.5英寸以上超大屏手机关注度则上涨4.3个百分点。4.6-5.0英寸机型关注度也较上月小幅提升2%,关注度比例为29.9%。4英寸以下关注度比例仅有3.8%。在中国市场,华为已是第二大畅销品牌,份额为24.3%,正缩小与苹果的差距,其次是小米。此外vivo、OPPO、金立等也开始冲击更高的价位区间,如国产首款双侧面曲屏,售价3499元的vivo Xplay5等。

从应用角度我们也发现用户使用的手机终端更加多元和多趋向化。来自新浪微博数据的《智能手机微报告》显示,小米、华为、vivo、OPPO、魅族等国产Android品牌稳步发展,而且,Android手机品牌集中度持续加强,活跃的存量设备中,小米、华为、vivo、OPPO四大国产Android品牌占据Android市场59%的份额(2014年为47%),且该四大品牌在新增设备中的份额也在持续提升(2014年为29% vs.2015年为43%),这也预示着Android手机市场集中度还将持续加强。

为何iPhone对Android用户的吸引力在下降呢?其实也很简单,用户的选择余地更多更大,Android手机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性价比提升了很多。具体表现就是在Android用户换机时选iPhone的比率由2014年的36%下降到2015年的30%,而且用户主要流向了国产Android品牌;此外,iPhone用户流向Android时,选择华为、OPPO、魅族的比率在提升。这也说明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在加大。

即使在用户品牌忠诚度方面,我们看到国产手机品牌的忠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一方面是得益于国产手机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迭代非常迅速,另一方面是自由渠道生态建设发展良好,而且和用户的活跃、互动、衔接也有非常大的关系。从微博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的行为数据显示,可以从应用层面更多元地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新增趋向。微博数据统计可以带来几方面的设备使用趋向以及产品跟踪。其一是对新增设备的使用趋向,由于安装且激活微博客户端的新手机设备可以从应用层面看出设备使用度;其二是每月打开使用微博客户端手机设备;其三是监测用户在连续多个月的手机设备使用频次,当原手机设备使用频次低于最低阈值,且新手机设备使用频次高于一定阈值,即识别为一次换机行为;其四是可以探测到的设备渠道来源,新增设备的微博客户端联网激活渠道,主要包含厂商移动应用商店、厂商预装、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运营商定制机预装等等。由于微博的装机量以及使用频率,这种数据的可参考性还是非常大的。

智能手机进入到一个新多元时代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时代将在今年终结——预计2016年智能手机销量的增幅只有7%。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计为15亿部,较2015年的14亿部增加1亿部,同比增幅首次降至个位数。Gartner公司曾在上个月的报告中指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7%,是自2008年以来所的最低记录。

Gartner表示,尽管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显著放缓,原因在于经济状况的恶化,以及手机厂商已经无法将“性能足够满足使用”的智能手机的售价降至50美元以下。此外,中国和北美地区2016年的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将与去年持平,预计增幅只有0.7%和0.4%。市场对于超级手机(基础和实用平板电脑)的需求也将继续减弱,预计2016年将同比下降3.4%,主要是由于用户延长其设备的使用寿命或者没有进行更新换代。微博数据显示,2015年月度新增品牌份额前十名中,国产手机占据八席。具体来看,苹果已经让出新增设备最多品牌宝座, vivo以5%增量成为新增智能手机数量最多的安卓设备,小米、华为、OPPO紧随其后;以上四大国产品牌累计新增份额达到44%,几乎占据新增量的半壁江山。不仅仅是苹果的留存率在下降,国内智能手机原有的格局也在改变,曾经的中华酷联四大格局已然远去。

可以预见的,随着苹果产品的用户忠诚度下滑之后,用户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用户的选择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使用体验度以及服务模式和向好性是不是足够具有诱惑。新购机的用户的需求度在下滑,但是换机潮还是存在的。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的频次以及手不离手都是居高不下的,不过用户在选择单一品牌的绝对忠诚度会越来越低,尤其是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产品的技术和应用体验能力都在增长。此外,就是用户使用习惯问题带来的终端服务需求,比如视频,游戏,购物,包括移动支付等等,都会促成厂商更加精细地寻求技术突破。既然FBI可以很轻易地找到第三方安全机构破解iPhone产品,那么技术的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努力,这方面,我们看到国产手机厂商本身的一些技术进步也是值得我们看好的,尤其是在技术储备和研发方面都会带来不断水涨船高般的一种争夺。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

小刀马

俗话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但微软并不这样认为,虽然在移动终端市场,微软投入不少,但“产出”些微,甚至凋零。但即使如此,微软还是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放弃移动终端的发展。如此冥顽不化,微软到底为哪般?

微软始终放不下,从最初开始就慢了一个身位,本指望能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甚至不惜收购了诺基亚,但蓦然发现,一切尽是枉然。在移动终端市场一直是不温不火半生半死的假死状态。本以为借着一统Windows系统的江湖,可以打通所有的屏,但却发现厂家和用户并不买账。

在移动终端市场,微软其实一直很苦很累,投入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收效甚微。估计微软都纳闷自己为什么这么点背吧?到底是哪根筋没有搭对?让微软如此辛苦。很显然,微软错过了最初的系统发展机会,如今Android已经站住了绝大部分市场的脚跟,再加上苹果的粉丝经营理念,都带给市场更多的用户基础。这样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使微软缺乏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微软虽然百般努力,但就是难以见到一个真正有成效的机会。

虽然微软可能并不这样认为,甚至直到如今纳德拉依然表示,微软不会放弃Windows移动端的发展。纳德拉称,“再给我们3年时间”,据悉,纳德拉表示微软已经提出新的突破性二合一概念,Windows 10手机可以连接键盘和显示器,因此可以充当手机和PC。纳德拉将其与微软Surface相提并论。只是不知道现在的用户需要这些玩意吗?对于一个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化的时代,还需要类PC的一些终端辅助吗?微软给出的理由是,在印度等新兴市场,手机与PC混合产品将受到欢迎,那里的手机经常被作为个人主要计算设备。只是人们习惯了触摸之后,是否还需要一些物理终端配件?这一点是很关键的。此外,物理键盘等设备的引入其实最终还是落脚到用户本身对Windows产品,甚至包括对Office的依赖度。微软是专业认为和预期的,只是用户的习惯转换是不是还能保留对视窗系统的依赖也将变得扑朔迷离了。

如果仅仅是如此,还不如把微软的虚拟现实头盔HoloLens将3D虚拟世界融入到现实世界中来得更靠谱一些,或许如何把其和手机更完美地结合起来,也能帮助微软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话语权。

当然,微软是树大根深的,想要“垮掉”也是不可能的。正如纳德拉所言:“我去过的每个国家,都有微软技术支持的当地合作伙伴、当地软件开发商,还有微软技术支持建立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尽管谷歌和Facebook也在向全球扩张,但他们没有长期的合作伙伴网络,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持。”这显然是微软的强大优势,但是互联网带来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如果微软跟不上这种节奏的转换,那么被淘汰并非杞人忧天。

有意思的是,纳德拉称我们对手机的痴迷为“信息焦虑症”,他希望微软的新一代智能聊天软件和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纳德拉说:“当我开会很晚时,个人助理会意识到,并自动帮我安排日程表或通知某人。我无需在开车时发短信。”这其实已经是人工智能的一些发展领域,已经单纯地脱离移动终端本身,当然终端之间的衔接和转换还是必须的。

或许微软也看到了移动终端的支点作用无法被小觑,因此才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发展自己的移动智能手机项目。只是单纯的移动终端对微软来说机会甚微,如果微软真正想在移动终端市场还能分得一杯羹的话,那么无疑不是智能手机本身,而是由此带来的更多衍生机会,以及附属价值,尤其是在新应用方面面临的新突破,比如VR\AR等等项目的推进。当然,微软有自己的HoloLens项目,这也是近年来微软给市场和用户呈现出来的一次较大的技术突破,未来微软是不是可以在移动终端市场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无疑会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应用体验的变革,这才是最终能否锁定用户的根本所在。现在怎么说还为时尚早,如果纳德拉不能带领微软走出移动互联网的泥淖,那么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