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马
近日,三大运营商先后公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均呈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与过去两年相比,三大运营商经历转型期的震荡后,流量经营渐成为主业,业绩显露企稳回升迹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的营收之和还是比不上中国移动,移动的净利润是另外两家利润之和的4.6倍。三大运营商的半年报业绩中,都提及“流量收入”成为收入最大来源。中国电信称,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达到889MB,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35%;手机上网收入同比增长42%,占移动服务收入比为47%。中移动表示,今年上半年,流量收入达到1950亿元,同比增长26.7%,流量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提升至43.3%,首次超越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成为其最大收入来源。中国联通也表示,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219.1亿元,同比增长1.4%。服务收入中,非语音业务占比达到了73.1%,同比提升了4.8个百分点。
很显然,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全面开启了流量时代,而语音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曾经运营商一直担心的OTT业务带来的冲击,在流量增量的情况下,显然也没有给运营商带来实质的压力,事实上,因为存在着差异化内容竞争,运营商做好自己的流量和网络建设才是根本,把更多的内容端让给市场,让互联网企业去经营和运作才是根本,曾经担心自己沦为管道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不同,这时候的流量经营和传统互联网时代有了很多不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终端应用,服务提升,相应的流量变现变得更加简单,运营商本身又牢固地“垄断”着流量市场,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有降价空间,但是运营商相对默契地遵守着流量变现的统一模式,那么这个价格空间就不会降到太离谱,也不会出现传统互联网时代几乎免费的应用场景,移动网络的发展注定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流量变现都是移动运营商手中最大的一张牌。
中移动之所以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以及远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营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流量布局,尤其是4G时代的提前谋划有很大的关系,诚然中国移动拥有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本身用户带来的流量变现就远远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当然还有一点原因就是4G网络的布局带来的用户体验要优于竞争对手,这都是中移动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
随着FDD牌照的下发,中国电信也在悄然发力,尤其是这次,中国电信也表示,要率先推行全流量计费,电话、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显然对于后语音时代的经营策略都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当然对于用户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流量本身的价格区间变化,以及网络本身的覆盖范围和应用体验度。毕竟现在流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流媒体带来的消费欲望和体验快感,这也是流量经营未来潜在的突破口,用户的消费导向和理念变化就是运营商突破的方向。
有业内专家也表示,移动数据流量已经成为整个通信行业增长的强劲动力,未来五年中国数据流量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到2020年月均总流量将超过5.2EB。因此,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经营变得异常重要。值得关注的是,运营商已经开始谋划5G的网络商用,业内普遍预计,到2020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众多国家将正式启动商用5G网络。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三大运营商已展开前期布局。中国移动在青岛建立5G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电信和华为、北京邮电大学等公司和学术机构展开合作,进行5G网络的各项测试。中国联通也和中兴签署5G合作协议。
根据工信部总体部署,我国的5G基础研发试验将在2016年到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进行。之后将进入5G网络建设阶段,并有望最早在2020年正式商用。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会如何合作对抗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最近还通过“流量开放合作大会”宣布了未来流量业务的战略合作计划。该流量业务战略合作的具体合作方式包括相互开放互为合作伙伴,流量包规格保持一致,在流量币方面开展合作,不限制合作伙伴排他性约束等等。如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这方面多一些合作和联动,或许市场机会也更大一些,毕竟中国移动的实力和底蕴太深厚了,合作或许才有机会。对于用户而言,体验和资费永远都是不变的追求。
—————————–
(作者简介:小刀马,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QQ:15567321。转载烦请保留此段。)